
創業的風氣正當道,電子商務(電商)也是近年來很受矚目的產業,因著直播的流行,直播行銷、帶貨就變成了主流,很多人會選擇保養品做為主要的商品去發展,開始之際會先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需不需要具備公司呢?
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公司行號相關問題,幫您解創業的第一道惑!
其實除了開公司外,你還有另一個選擇,那就是”工作室”。你一定會問開公司和成立工作室有什麼差別?這對許多初次接觸創業的你會有些陌生,事實上可以先從人數與業務範圍來做判斷。

分辨是否成立工作室的2個檢視項目:
● 工作室團體人數少
工作室其實就是行號的一種形式,通常來說,在行號的的組織型態下,做出變更或決策需要經過所有合夥人的同意。因此人數不多時,往往會選擇成立工作室。
● 工作室業務範圍較小
行號的管轄機關是各地方縣市政府,而公司的管轄機關則是行政院經濟部。行號的經營範圍僅限申請的縣市,也因此只能在該縣市使用,若需要到外縣市,則需要先確定該地沒有相同名稱的行號。
分辨是否設立公司的3個檢視項目:
若有上下游供應商的商品或服務,且需要開立發票給客戶/消費者
依現行稅法規定,公司組織,不論營業額多少,一定要使用統一發票。
股東人數多
在行號又是合夥組織的型態下,若有任何應變更之事項或決議,需經所有合夥人全部同意才可執行;公司組織下,若有任何應變更登記事項,有限公司需全體股東同意並親自簽名,股份有限公司則需經由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,決議方法也依影響之程度,區分為普通決議及特別決議。因此,若股東人數較多,組成人員較複雜,則應成立公司組織為宜,以便加速日後決策執行的效率。
而且公司與行號不能相互轉換,所以成立公司後,不能再改成行號,行號也不能再改成公司,只能重新申請,所以一開始設立時,建議向會計師諮詢專業意見,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策略的組織類別,辦理設立登記。
業務(交易)範圍廣
【公司組織】的主管機關為『經濟部』;【行號組織】的主管機關為『地方縣市政府』,因此名稱保護的範圍也不一樣。公司名稱的保護是全國性,公司名稱有專一性,行號則僅限於設立登記的該縣市。
公司成立之後,可以遷址至任一縣市。但是若是申請行號,因為該名稱只能在單一縣市使用(例如:台北市),所以若是日後不登記在台北市了,要搬到新北市,則還需再確認新的縣市沒有相同名字的行號已經登記,才能延用原來的行號名稱,非常不保險也不方便、所以建議登記公司組織比較有保障。
所以若是計畫業務區域是遍佈全國的,申請公司才能確保公司名稱能通行全國不會重複。
以上介紹到此,開公司有開公司行號的好處,一開始就成立公司、能夠開發票,在經營客戶關係上也會讓人覺得是值得信賴的對象,也是代表一種商譽。對合作廠商來說,往來的對象是公司組織,也是有規模、有制度的一種表現。不過實際還是要依照你目前的條件來做選擇哦!